新型迷你扑翼无人机仅蜻蜓大小 比昆虫更有效地拍打翅膀
无论我们人类的设计多么出色,进化已经领先了 40 亿年,所以抄袭大自然的功课并不丢人。布里斯托大学的工程师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甚至对其进行了改进——开发了一种微型飞行机器人,它使用独特的静电“拉链”机制比昆虫更有效地扇动翅膀。
多年来,受鸟类和昆虫启发的无人机已经风靡一时,例如哈佛的 RoboBee或DelFly Nimble。但是,虽然它们能够进行一些漂亮的空中机动,但它们通常通过齿轮和电机等复杂的传动系统进行飞行。
布里斯托尔团队的新型无人机使用了一种人工肌肉系统,他们称之为液体放大拉链致动器 (LAZA),不需要传输。蜻蜓大小的无人机的每个机翼都由一个电极组成,该电极从底部的另外两个较小电极之间伸出。高压以交替模式通过每个基电极发送,依次将翼电极吸引到每个基电极。这样做的速度足够快,它会产生拍打运动,该运动会被电极之间的液体电介质放大。
“通过 LAZA,我们直接在机翼上施加静电力,而不是通过复杂、低效的传输系统,”该研究的主要作者 Tim Helps 说。“这将带来更好的性能、更简单的设计,并将为未来的应用(如海上风力涡轮机的自主检查)解锁一种新型的低成本、轻量级的微型飞行器。”
该团队表示,LAZA 系统可以让用户精细控制拍动翅膀的频率和幅度,并且可以提供比同等大小的哺乳动物或昆虫飞行肌肉更大的动力。在测试中,它能够以大约 2.5 公里/小时(1.6 英里/小时)或每秒 18 个身体长度的速度飞越房间。它扇动的翅膀持续了超过一百万次,性能没有下降,这表明它应该能够长距离飞行。
该团队表示,LAZA 系统最终可能会产生更小、更灵活的无人机,可用于环境监测、探索、搜索和救援,甚至植物授粉。
该研究发表在《科学机器人》杂志上。
相关文章:
- 无人机植保千亿蓝海,大疆全力争夺达成里程碑!
- 混合多旋翼无人机系统中集成SAR成像系统
- uAvionix推出新的专业UAS检测和规避解决方案
- 航空环境公司(AeroVironment)升级了彪马UAS系列 大大提升了飞机的运行性能
- 研究人员使用交叉模态模拟数据训练无人机
- 马来西亚研究人员尝试用菠萝叶打造无人机的框架结构
- 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甘霖-I”首飞成功
- 无需GPS:以色列初创公司打造飞行安全警卫Tando无人机
- 我国高空高速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首飞成功
- FAA为一家公司开绿灯 使其无人机可在没有操作员在附近的情况下自主飞行
- 无人机做光学中继 我国量子组网研究取得新突破
- 混合动力固定翼VTOL无人机发布
- Auterion宣布与建筑管理公司C2集团推动共同推动无人机在建筑行业应用
- Airlogix 开发电动 VTOL 倾转旋翼无人机
- 民航局授丰鸟科技支线物流无人机商业试运行牌照
- Firefly无人机拥有近2小时的续航时间并可运载45公斤的物品
- 以色列初创公司开发出一套利用无人机采摘水果的系统
- 人工智能无人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将协助人类在哪里可以找到海洋垃圾
- Undefined公布新一代“静音”离子推进式无人机:仍相当嘈杂
- Volatus Aerospace与无人机 (UAV) 制造商 Full Throttle Aerial 签署独家销售和分销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