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天文学家发现了17颗新行星 其中一颗大小约与地球相当
据外媒BGR报道,寻找潜伏在太空中的新行星并不像以前那样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不是一个挑战。美国宇航局(NASA)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等高科技仪器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大量可用于新发现的数据。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Michelle Kunimoto就做到了这一点:她发现了17颗新行星。
博士候选人Kunimoto是在《天文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的主要作者,该论文详细描述了17颗新行星。我们对它们了解不多,但其中至少有一颗大小大约与地球相当,并且像我们自己的星球一样被认为是岩石行星。
17颗行星中有许多“体型”非常大,被认为主要是气态巨行星。但是事实证明,对于天文学家来说,发现更小的岩石世界更加困难。现在标记为KIC-7340288 b的行星比地球大约50%,并且恰好在其恒星的所谓的“宜居带”,这意味着它的表面温度可能足以支撑液态水。
“这颗星球距离我们有一千光年,所以我们不会很快到达那里!”Kunimoto在一份声明中说。“但是,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发现,因为到目前为止,在开普勒数据中只发现了15颗经证实的位于宜居带的小行星。”
这项发现是使用一种在系外行星猎人中很流行的技术完成的,在该技术中,人们密切观察恒星的光以观察亮度的变化。从地球的角度来看,当恒星的亮度暂时消失时,表明恒星前方有天体通过。这些过境现象可以告诉天文学家有关绕恒星运行的天体的惊人数量。
稿源:cnBeta
相关文章:
- 宇宙出现神秘信号 哈佛天文学家:可能来自智慧文明
- 维珍银河CEO:不仅要带人们到太空旅游 还要带人们在地球上以超音速飞行
- 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100多个此前未知的小行星
- 月球是宇宙飞船16000年前来到地球轨道
- 系外行星大气层中发现水蒸汽 可能具备生命宜居条件
- 自然天文学:由冰和大气水蒸气构成的火星液态水并不适合地球生物生存
- 宇宙中的时空涟漪-引力波探测到银河系外的行星 或将有助于搜寻地外文明(SETI)
- 小行星个头差异大 对地球威胁各不相同
- 地球水起源与月球形成有关 大量水约44亿年前来到人间
- 将恒星变成行星的黑洞
- 从未存在过的行星
- 极其不适宜居住的系外行星
- 行星是这样形成的?
- 天文学家发现新的超星系团 为解释星系演化铺平道路
- 科学研究预测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将在10亿年内因缺氧而死亡
- 颠覆教科书传统认知:最新发现揭示地球“最内层地核”
- 大型火星陨石坑的形成与小行星碰撞有关 30亿年前火星上或存在一个液态海洋
- 火星岩石样本发现增加存在生命可能性 研究证明小行星撞击火星的首个明证
- 詹姆斯-韦伯天文台通过已经激活的制导传感器达到新里程碑
- 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这一问题又有了新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