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拟放弃400亿美元收购ARM,史上最大芯片并购案终迎结局
彭博社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英伟达400亿美元收购ARM收购案几乎毫无进展,英伟达准备放弃这场收购。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英伟达曾私下和合作伙伴表示,已不期待收购案能成功完成,此外,软银也开始筹备ARM的公募上市计划,当作英伟达收购案失败的备选方案。2020年9月,英伟达宣布计划以400亿美元从软银集团手中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商ARM,计划在18个月内完成。到如今,已经过去了16个月。
图片选自pexels
全行业反对的“最大收购案”
英伟达在GPU和AI芯片领域是王者一般的存在,Arm是全球最大的芯片IP供应商。英伟达占领高性能计算市场,Arm架构用于全球超过90%的手机芯片与IoT芯片上,这两者的软硬结合,会直接影响整个产业链的格局。ARM内部人士曾告诉36氪:“英伟达强于GPU,目前数据中心常用英特尔的CPU加英伟达GPU的解决方案。ARM强于CPU架构,一旦英伟达收购ARM,就可以同时拥有CPU和GPU的能力;ARM也可以随着英伟达一起进入数据中心市场。
而这项能力为绝大多数ARM的客户、英伟达的竞争对手所忌惮。ARM全球业务服务了500多家大型企业,英伟达一旦拿下ARM,不排除英伟达为拿下芯片市场份额打压竞争对手的风险;哪怕没有直接的威胁,英伟达早于市场一步拿到ARM的最新架构、研发产品,也能让竞对们失去先机。
好处显而易见,困难也重重。
市场对这个风险的谨慎显而易见,收购案传出后,英特尔、高通、谷歌都曾表示,这场收购案将直接威胁到ARM中立合作伙伴的角色,这个定位是ARM从一家小而美的公司迅速发展、扩大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星电子、亚马逊以及特斯拉等行业巨头也在后期加入反对这场收购案的行列。除了公开发表声音,高通、苹果等全球第一梯队的公司都掉头找了美国政府表示抗议;华为等中国公司也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这场收购案需要获得来自英国、美国、欧盟、中国的监管机构审核。
但各国监管机构陆续表达反对意见。2021年8月,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表示,这场收购案可能扰乱芯片行业竞争格局,影响英国国家安全,考虑阻止收购案;10月,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发布警告,称该收购案存在推高全球芯片价格的风险。
最后一击
给这次收购带来最后一击的,应该是美国时间2021年12月2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发的关于将提交针对英伟达收购ARM的行政诉讼案的说明。根据声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将于2022年8月9日正式对英伟达收购ARM提起行政诉讼。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在诉状中称,这场收购同时伤害了英伟达基于Arm产品的三个全球市场,汽车领域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数据中心市场的智能网卡DPU和云计算市场的基于Arm的CPU。
诉状发出后,英伟达股价当天还收涨2.2%。英伟达则再三声明,该交易将有利于Arm本身和芯片行业的发展,ARM不予置评。值得一提的是,届时,诉讼提起的一个月后,英伟达收购案的交易截止即将到期。算一算不可能在1个月内完成的诉讼案,英伟达终于放下面子,准备接受失败也不难理解。
相关文章:
- 造就人民的数字世界 2020紫光展锐秋季线上发布会全视角解读
- 苹果用M1芯片更新13英寸MacBook Pro
- 谷歌21亿美元收购Fitbit交易终于完成:重新起航
- 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可能被一国或多国监管机构拒绝
- 突破“存储墙” 整合处理器和内存的“幻觉”混合芯片已经被研发出来
- 曝华为MatePad Pro2入网:三星高刷屏+麒麟9000芯片、有望搭载鸿蒙系统
- 得州芯片行业筹备复产 大风暴对供应影响或持续五个月
- GlobalFoundries投资14亿美元提高芯片产量 应对全球半导体短缺
- 英特尔侵犯芯片专利被判赔偿22亿美元 史上罕见罚单!
- Sennheiser森海塞尔宣布耳机业务被助听器大厂Sonova收购
- 苹果正开发高配Mac mini 配备更多的端口和更强大的芯片
- Intel投资200亿美元建设2座芯片工厂 预计2024年首发20A埃米工艺
- 近700亿美元大手笔收购动视暴雪 微软抢攻元宇宙
- 国内自研“伏羲”电力芯片揭秘:纯国产指令集、国产内核打造
- 联想确定造芯片:全资半导体公司已于上海自贸区注册
- 大量独立游戏开发者担心微软收购动视暴雪会伤害他们
- 传思科收购Splunk告吹 双方不再谈判
- 单芯片多处理器是什么?
- 英特尔700系列芯片组或仅保留对DDR5内存的支持 最高5600MTs
- 消息称联发科、迈凌已在讨论收购第一大SSD主控芯片厂商慧荣